- 淺談電視紀錄片剪輯的節奏把握
- 作者:劉皓潔 文章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更新時間:2021-11-25 16:15:35
摘要:對廣播電視編導行業而言,一部集專業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紀錄片,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故事敘述發展的節奏。節奏影響著觀眾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紀錄片的質量和觀眾滿意度。導演及團隊對于紀錄片節奏的把握直接決定了一部作品的檔次。關鍵詞:電視紀錄片;剪輯;節奏把握
1、把握電視紀錄片剪輯節奏的重要性
電視紀錄片包含拍攝、錄制、剪輯的流程,雖然剪輯處于最后環節,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拍攝錄制的內容是材料,通過剪輯能夠將這些材料賦予特別的意義,從而對電視紀錄片的播放和質量產生重要影響。電視紀錄片的剪輯主要是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拍攝錄制的材料進行再加工,不同的剪輯手段具有不同的電視紀錄片表現力。
2、電視紀錄片剪輯的內部節奏把握
素材整理后,最重要的莫過于鏡頭的拼接過程,使故事敘述要有邏輯性、完整性,同時還需要有創意、新意,區別于普通的、大眾的剪輯效果。這些問題都具有創造性,考驗團隊的協作能力和發散思維,例如轉換場景、視聽配合、敘述順序……都是導演與團隊工作人員一次、二次創作的成果。
2.1符合生活的邏輯
現如今,觀眾對于紀錄片故事敘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觀眾肯花費時間精力去欣賞一部紀錄片,了解其中的故事,這個機會是非常寶貴的,因而觀眾對作品的要求也提高了,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接收到更優質的信息,這無疑為這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標準與壓力。因此,“能否講好故事”成為紀錄片存留下來需通過的第一關。故事敘述往往講究線索,故事主線要清晰明了,人物背景得交代完整。紀錄片不是懸疑片,將人物和情節發展聯系起來,更加真實地展現給觀眾,是紀錄片的首要目的,也是紀錄片的必備操作。由此,再將內部節奏——即故事發展的跌宕起伏以剪輯的形式表現出來,滿足觀眾對于電視電影審美性的需求。例如紀錄片《紙飛機》就是一部經典的人物紀錄片,導演通過剪輯展現主角的生活、心理狀態、環境變化等,講好故事的同時兼顧情節發展,使紀錄片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2.2符合觀眾的心理邏輯
觀眾觀看電視紀錄片的過程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帶著主觀思維、情感等的主動建構的思維過程。因此,電視紀錄片的畫面呈現就要充分考慮觀眾的心理邏輯,保證觀眾在一個接一個的畫面呈現過程中能夠理解電視節目傳達的內涵,使觀眾在不斷切換的電視畫面中能夠集中注意力,感受到在不同鏡頭角度下人物、事件、環境等的變化。一般而言,不同的鏡頭所要交代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因此,電視紀錄片內容剪輯要考慮觀眾的主觀情緒和情感體驗,引領觀眾把握電視節目的內涵。
3、電視紀錄片剪輯的外部節奏把握
外部節奏和內部節奏交相呼應,外部節奏是引導觀眾情緒的工具。外部節奏運用鏡頭的移、搖、推、拉等拍攝技巧呈現不同的視覺感受,使鏡頭能夠貫穿第一視角,為觀眾帶來更優質的視聽效果。大膽掌控外部節奏,使故事情節更加跌宕起伏,巧妙運用技法形成結構主線,使故事發展更加流暢,融會貫通。
3.1鏡頭運動形成的節奏
各類鏡頭的運用是紀錄片內容豐富的根本原因之一。紀錄片相較于其他影視戲劇作品的優勢主要在于真實性。鏡頭是導演呈現給觀眾的眼睛,觀眾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導演用鏡頭傳達的,不同速度的鏡頭運動節奏是不同敘事方式的技巧,可觀看,可感受。例如,長鏡頭舒緩,短鏡頭緊張,快鏡頭振奮,慢鏡頭沉靜……這些氛圍的塑造都是由各種鏡頭搭配不同的技巧提供不同的視聽感受,使故事情節更加豐富,更加有感染力。紀錄片風格的多元化也是各類鏡頭節奏鋪墊所得,因此,觀眾對于紀錄片的感受力隨著鏡頭節奏運用水準的提高而提高。
3.2.色彩聲音形成的節奏
畫面中色彩的搭配占據絕對位置。色彩是情感基調的外露,是組成視覺體驗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只單純依靠素材和鏡頭而忽略了色彩方面占據的比重,那么這部紀錄片也不能是完整而優秀的。紀錄片強調的是“視聽感受”,因而“視”和“聽”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覷,比如,冷色調代表憂郁神秘,暖色調代表歡脫輕快,而中間色會使人覺得安靜祥和,黑白主題的紀錄片則會顯得沉重、悠久。除了色調以外,不同明度所蘊含的情緒也有所不同,高明度刺激興奮,中明度時委婉雄厚,低明度不快落寞……如果效果不理想,往往會采用后期調色等技巧手段。此外,配音的作用也很關鍵。例如,談起《動物世界》,我們就會想起趙忠祥老師溫暖雄厚的嗓音,他的配音成為此部紀錄片的一大特色。
3.3鏡頭剪輯形成的節奏
不同景別鏡頭所產生的電視紀錄片表達效果是不一樣的,綜合運用動態的鏡頭、靜態的鏡頭、長鏡頭、短鏡頭等可以形成鏡頭剪輯所特有的節奏。通常而言,觀眾在電視紀錄片中所能接收到的信息量大小同鏡頭有著直接聯系,而對鏡頭長度的把握是最為關鍵的。對景別鏡頭的組合使用是為電視紀錄片主題思想服務的,最終達到流暢的畫面視覺效果。為了讓觀眾能夠從多種角度、不同層次了解紀錄片所描述事件的概況,要注重對特寫、遠景、近景等不同景別鏡頭的交替使用。
例如,《藍軍一號》.該電視紀錄片屬于短紀錄片,主要內容就是展示了解放軍的一次戰略演習。其中主要人物描述是反方的司令。在該紀錄片的鏡頭處理中,工作人員以保證現場的完整為主,并盡量突出當時的氣氛另外,在一些過渡時間段內,則是利用短鏡頭的快速切換以及閃現鏡頭來表述其現場的生動、真實由此可見,長短鏡頭的快速切換是能改變紀錄片節奏的。再如《重訪》,則是利用減慢長鏡頭切換,來表現歷史的厚重感,與《藍軍一號》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傊?,電視紀錄片創作人員也應該重視利用后期鏡頭剪輯,實現紀錄片節奏的改變。結語:
電視紀錄片并非只是單調地講述故事。創作人員應該充分利用內部節奏和外部節奏,增強作品的藝術性,提高電視紀錄片的制作質量。敘事節奏是創作電視紀錄片的重要環節。因此,創作人員應該轉變創作理念,綜合運用敘事節奏,提高電視紀錄片的感染力。參考文獻:
[1]吳曉萍.廣播新聞的場景重構與應對策略[J].視聽,2018(8):30-31.
[2]那其灼.廣播新聞如何講出好故事——以遼寧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作品《保持通話》為例[J].中國廣播,2018(8):22-23.
[3]沈一冰.電視紀錄片創作的三要素[J].視聽縱橫,2017(5):42-43.